互联网寒冬下的小红书裁员潮:如何应对职场挑战?
3727电商导航 2024/7/15 9:02:47 182次浏览
多家媒体爆料小红书开启新一轮裁员,比例或高达 20%,具体情况如何?
真没什么好奇怪的,“裁员”是输送人才,“降薪”是共克时艰,“加班”是证明价值。
所以说,互联网时代吃够了红利,总需要为红利买个单。
尤其是互联网寒冬这个事,什么时候凛冽,那也都是看公司的心情,员工只有被动接受的份,哪有什么选择权?
但最让我不太能理解的是,小红书内部流传的说法。
“新高层对目前小红书人效比并不满意,认为当前小红书的人效比只能达到拼多多的一半”。
跟拼多多比人效价值,难道不像是一种碰瓷的说法?
一个是已经略显成熟的头部电商企业,而另一个是流量社交平台。
本身就不是一个赛道的,硬融进去强调人效。裁员就裁员,没必要以这样的方式抨击员工的价值吧?
再一个就是内部裁员的消息。
据传说是,主要聚焦于绩效在3.5-以下的员工,包含3.5-和3.25,该部分员工约占员工总数的30%。
也就是说,对低绩效员工进行优化,重头戏还是归类在业绩末尾的一些员工,淘汰的也是所谓的人效能力不行的。
现实来看,这些理由都是大厂们共享的,随时都会拎出来谈价值。
一旦有新业务、有新风口,各种抢占市场,各种批量招人,目的就是抢夺一些市场份额。
等市场冗余,利润骤减,就开始谈人效了…
而普通员工充当的角色,就是个雇佣兵。需要你的时候招之即来,不需要你的时候挥之则去。
反正在企业看来,所有的员工都可以用钱买到,最不缺的就是任何时候、任何契机的劳动力。
只能说,市场竞争太激烈了。就业环境已经被大公司们卷成了“裁员”,卷成了“降薪”。
所以真不怪很多员工们要主动送“卷”,因为只有盲目送“卷”,才能让企业感受到所谓的效能,所谓的努力。
也总算明白,为什么有的公司搞绩效排名,就能无形中让员工主动加班,还不要任何的加班费。
毕竟不上裁员名单,就真的很幸运了。又不是所有的企业裁员,都能给一大笔的赔偿金的。
能正常活着,对打工人来说,就已经是实属不易了。
真的太难了。
- 上一篇:阿里云回应B站、小红书崩了
- 下一篇:手把手带你打造TikTok爆款带货账号
相关文章推荐
-
- 互联网寒冬下的小红书裁员潮:如何应对职场挑战?
-
多家媒体爆料小红书开启新一轮裁员,比例或高达 20%,具体情况如何?真没什么好奇怪的,“裁员”是输送人才,“降薪”是共克时艰,“加班”是证明价值。
-
2024/7/15 9:0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