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群里最热衷讨论的话题:有没有补单资源,介绍一下!
3727电商导航 2021/4/7 23:45:24 1153次浏览
今天晨练的时候看到一个同学发来的留言,说:“电商行业的内容大部分都在讲术,讲方法,讲技巧,但是讲背后原理,本质的太少。” 我一边走一边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这种现象的背后到底透露出怎样的一个思考真相?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彻底理解清楚这样一个概念,什么是术,什么是平日很多同学最爱听的干货。我们作为跟阿里合作了10年的一个电商教育机构,过去每年、每月都会开设固定开设线下课程来传达官方的电商课程。每次课程之后,自然会建立对应的班级学习交流群。在10年的时间里面,你会看到每一个群里最热衷讨论的话题是什么? 比如:
1、“群里有没有刷单(现在改为补单了)资源。介绍一下,感谢。”
2、“淘宝客资源有没有,各位学长学姐推荐一下。”
3、“手淘新改版了,做了这件事儿流量马上暴涨。”
......
细细分析这些讨论背后的脉络,我认为总结起来就一个字:快!就是说,99.99%的人关心的唯一主题是:做什么事情,今天干明天马上见效。你看,这是不是非常符合大众的一个心态。什么事儿是今天做明天就能看到结果的我跟你学,跟着干,别跟我扯那些5年10年的东西。太慢!太远!没时间!然后就乐此不疲的钻到各种黑搜,白搜,绿搜的“干货技术”研究群里面去了。
10年的电商观察,看到的都是赤裸裸的人性。“我要速成、我要马上成,我要立刻见效果。”凡是跟这些东西不沾边的东西,我一概没有兴趣。 如果你还有兴趣静下来思考一下这个背后的思维模型形成的原因的话,一起来听听湖畔大学校长马云老师的下面这番发言:
“很多年轻人说,我今天创业咋就不成功?如果你今天创业明天就成功,这个机会一定不属于你。凭什么有这样的机会,你今天做明天就成?如果你今天做,10年之后会成功,这样的机会你应该多多把握。”
速成思想不是在说别人,恰恰是不断给自己的警醒。坚持正确的大方向,坚持每天读书写作分享自己有深度的思考。坚持在头条上更新10年对电商创业者有启发有思考让大家少走弯路的东西,这就是未来的每一天都要做的事儿。
说实话,电商发展到今天,不说已经到了尽头,也基本上算是黔驴技穷,双十一,刷单,新零售,社交电商,跨境电商,无人超市,市场下沉,直播带货,,这些不断炒作的新概念,本质上都是一种危机,但很多人仍然不愿醒来,沉浸在商业的思维里不能自拔,前仆后继地构建着所谓的盈利模式,想继续做个中间商赚差价。 其实商业只是产品分配的一种方式,因为赶上了互联网时代而走向了巅峰,美其名曰:电子商务!本质上还是一种商品买卖。随着工业化的持续发力,信息化的深入普及,大部分人面临的问题已经不是“买不到”,而是“不敢买”,面对线上线下琳琅满目的商品,只有少数人可以随心所欲,大部分人都只能望洋兴叹。这个时候,再按照商业的理念和逻辑来分配产品,处处以金钱的多少来决定分配多少,盈利的预期来设计运营的模式,就有点逆天了。 互联网刚开始的时候,尚可利用这一技术来重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借着线上线下的价格差优势,风生水起,成为巨头,就算是拼多多强势逆袭,耳目一新,也并没有改变其商品买卖的本质。 共享经济如火如荼,为什么一直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归根结底,就是互联网的发展已经到了瓶颈期,这个瓶颈就是电商的思维和认知水平,很多人都无法超越,感觉电商会永恒,其实电子商务只是互联网发展中的一个阶段,并不是最终的目的。 互联网诞生于人类神经高度紧张的冷战时代,她必然肩负着更高尚的使命,绝不会停留在无聊的商品买卖,加剧贫富分化的低级阶段。 超越电子商务,开启无商可务,尝试按需分配,对产品实现更高效美妙的配置,不是更香吗?为什么不试一试呢?
说实话,首先做电商的大部分人就是学历比较低的,不用反驳,他们在学校时就不喜欢理论,甚至智商在理论学习上都有点抓急,不是贬低,同样不接受反驳,所以不管做不做电商,他们都不会喜欢去挑战自己做不好又痛苦的事的。 第二、基于原因一,他们的认知本来就高不了,他们如果赚了点钱,必然振衣作响,认为是自己牛逼,而不会认为是运气,或者是其他客观因素,他们最核心的认知是赚大钱,而不是做基业长青的企业,他们仅仅是想赚大钱,改善生活,走向人生巅峰。 第三、确实是术的东西见效快,如果见效不快他就要挂了,所以其他东西不是最迫切的,或者他有学到你也不知道,可不管学没学到,术对他都是很重要的,也是你最容易看到的。 第四、他们大部分人连自己的命运都掌控不了,都属于闯社会,反正就是乱闯,成了就牛逼哄哄,不成就自认倒霉,然后再四处找机会
相关文章推荐
-
- 电商群里最热衷讨论的话题:有没有补单资源,介绍一下!
-
在10年的时间里面,你会看到每一个群里最热衷讨论的话题是什么? 比如:1、“群里有没有刷单(现在改为补单了)资源。介绍一下,感谢。”
-
2021/4/7 23:45:24